资讯
返回

中学生为什么要开展生涯规划教育?如何进行内外部探索?

 更新时间:2018-08-15 19:13:51

为什么中学生要进行开展生涯规划教育?什么是生涯规划?如何进行自我及外部环境探索?

一、生涯规划教育的政策指引

2010至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建立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制度。

2013年《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纲要》具体提出学校应积极开设学生发展指导讲座、课程,建立发展指导室,对学生开展团体辅导和个体咨询,为学生建立发展成长档案。

2014年《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育部提出要建立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制度,指导学生学会选择课程,做好生涯规划

二、生涯规划的内涵

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和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生涯规划的定义上看,生涯规划包含自我探索与外部环境探索。

生涯规划在没有新高考出现以前的狭义含义是指人生的职场规划,也就是一个人未来发展的职业目标规划,如何一步步实现理想目标的一个规划,但是将生涯规划放在新高考中学生生涯规划的大背景下生涯规划的含义就在于增加学生选择权、促进多元化、特色化高素质人才的选拔。特别是考试科目的选择就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做到会选择、能选择,由被动选择变成主动选择,真正实现把学生的选择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对自己的未来从高中阶段开始就做出相对明确的生涯规划

三、生涯规划中的自我探索

高中生的自我探索具体包括这些方面:兴趣和爱好、能力、气质和性格、价值观。如何探索,先问自己几个问题:

第1个问题:我是谁?

把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一一罗列出来,自己的局限在哪里,了解、认识自己。

第2个问题:我想做什么?

可以尝试一些心理层面的测试,或者与他人进行比较,了解自己的志向是什么。

第3个问题:我能做什么?

明确自己具备哪些能力,对什么感兴趣,对什么不感兴趣,了解自己的能力和兴趣。

四、生涯规划中的外部环境探索

环境探索是探索外在的工作世界,包括行业的特性、所需的能力、就业渠道、工作内容、工作发展前景、行业的薪资待遇等。

外部环境探索“世界允许我做什么?”也就是明确内部环境、外部环境和家庭环境。

高中生的环境探索主要是通过学校老师和家长的引导以及自身主动的信息收集来对职业环境进行认识的。

通过内外部探索,给自己划定规划路线,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才能根据目标执行计划,为入世后的职业进行不断的学习和调整。

最后,高中生阶段是价值观形成和完善的重要时期,不同的人生价值观决定着对工作价值的认识和工作选择的种类,高中生需要认真对待。